close

天同星封神人物代表 周文王

 

紫微斗數中的天同星,屬於南斗星系,是一顆代表和氣的福星,也是一顆具有赤子之心,具有隨遇而安、與世無爭特點的星曜,在《封神演義》中,天同星的代表人物是周文王。周文王姓姬名昌,為殷商末期岐周周氏部族的首領,為西伯侯,因此又稱西伯昌,被後世視為明君典範。

 

根據史書《史記‧周本紀》紀載,西伯昌的治理方針為依循先祖輩仁君的德政「篤仁,敬老,慈少。禮下賢者,日中不暇食以待士,士以此多歸之。」因此社會風氣純善,吸引了許多賢能者前往,而這些賢能者也為日後武王伐紂奠定基礎。但功高震主,西伯昌的賢明被有心人士崇侯虎挑撥離間向帝辛(紂王)進讒言,說西伯昌積善累德,拉攏諸侯們的心,將不利於帝辛,於是帝辛便藉此將西伯昌囚禁於羑里。好在西伯昌過往的好人好事形象發揮作用,當初受它吸引的賢能者為了救出西伯昌,拼命的想方設法,並蒐羅的奇珍異獸、絕色佳人,要進獻給帝辛,以求換回西伯昌,而帝辛也不負貪財好色之名,一見到美人自當龍心大悅,不僅釋放了西伯昌,還額外贈送了他「弓矢斧鉞」,這可不是普通武器刑具,斧鉞在上古是用於作戰的兵器,同時象徵帝王權威,代表西伯昌可行征伐之事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 作為仁君典範的西伯昌,事蹟當然不只如此,據史書資料,心慈的西伯昌甘願奉上封地之中的洛西之地,只為了請求帝辛廢除殘酷的炮烙之刑。除了仁慈愛民之外,西伯昌處事決斷公正,因此四方諸侯國有遇糾紛不能評斷者,都跑來請西伯昌仲裁。但對內勤政愛民的同時,對外西伯昌也沒浪費了當初帝辛賜予的「弓矢斧鉞」,一連征伐了犬戎、密須、耆國等地為滅商大計做準備,殷商的大臣祖伊聽聞,眉頭一皺,發現事件並不單純,連忙稟告帝辛,但敬業扮演被被豬油蒙了心角色的帝辛,依然自我感覺良好,認為自己有天命加持,刀槍不入,他人奈他不了何,而依歷史的走向來看,西伯昌確實撼動不了帝辛。在一連攻下數地後,西伯昌來不及一舉完成大業,就嗚呼哀哉了。於是,反商大業便由其子姬發繼承,最後自然是不負眾望,推翻殷商建立周朝,姬發成為周朝開國之君周武王,並追封父親西伯昌為周文王。

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 西伯昌的功績成就眾多,不僅是為勤政惜才、開疆拓土,不停的累積人品,為姬發後來的征戰奠定基礎,西伯昌還有一項偉大的成就,就以身作則的增產報國,《封神演義》說西伯昌有九十九子,不過這應當是小說的誇飾,史料有本的為十多子,不過這幾的孩子,大多都是相當有出息的,熟知的便是周武王,與周公旦了,但有乖孩子也一定有令人頭疼的孩子,家大業大,必然有繼承問題,資源分配不均下總會有人心生嫌隙,便有後來的三監之亂的插曲了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 回過頭來說說周文王為何是天同星的代表人物,天同星的特質是知足常樂、溫和謙恭、平易近人,待人處世以和為貴,善於廣結善緣具公關能力,都與史料中的周文王相當符合,因此他身邊才會聚集許多願意為他出謀劃策的賢能之士,不過相反的,凡事大而化之、不愛爭執計較的天同星便容易流於消極、缺乏企圖心,能守成而非開創,《封神演義》中的周文王面對商紂王選擇的便是隱忍,甚至因此食子,對於伐紂大業則是心有餘而力不足、出師未捷身先死,但他所打造的根基,確實為西周陣營提供了足夠的養分,使得姬發得以成功完成創國大業,所以將周文王姬昌視為代表「福德」與「圓融」的天同星,是再適合不過了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紫微斗數故事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aozg.scl 的頭像
    taozg.scl

    漁樵耕讀 書珩老師

    taozg.sc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