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陽星封神人物代表 比干
在神魔小說《封神演義》中,紂王當屬最大的反派頭子,因他的暴虐無道,導致民怨四起,而有西伯周陣營的起兵討伐,但紂王身邊不全是佞臣小人,也有忠臣烈士,無奈忠言逆耳,紂王不懂珍惜,反倒沉溺於溫柔鄉,最後連國都賠掉了,而紂王身邊最知名的忠臣,就是傳說被剖心而亡的比干了。
比干的身分不只是商朝的宰相能臣如此簡單,他其實是商朝的宗室,代表比干其實是殷商皇室的一員,更是紂王的叔父。既是天潢貴冑,又是朝之重臣,比干並沒有因此作威作福、仗勢欺人,而是一心一意為國為民,因此在看到紂王因寵愛妲己做出一些天怒人怨的事時,不惜惹怒紂王也要直言上諫,說太多實話的下場自然不怎麼美麗。在小說《封神演義》裡,比干因燒了狐狸洞,取了狐狸皮製成裘袍獻予紂王,此舉惹怒了遭千年狐狸精附身的妲己,畢竟那些狐狸都是她的徒子徒孫,妲己當然對比干恨之入骨,加上比干因職責所在動不動就規勸紂王要多幹正事,別一天到晚酒池肉林、笙歌不輟。妲己身為禍國殃民的角色,肩負顛覆紂王江山的任務,比干算是最大的礙事者,妲己早就想除之而後快,害了小狐狸們算是徹底讓妲己起了殺意的事件。
於是,妲己找來同為千年雉雞精的胡喜媚獻給紂王,之後某次三人早膳食時,妲己吐血昏迷,紂王驚駭不己,胡喜媚趁機說妲己舊疾復發,需要以一片玲瓏心入藥,方可痊癒,又算出朝歌朝中恰巧有人有次稀奇的七竅玲瓏心,就是位極人臣的宰相比干。已被美色迷昏頭的紂王完全不覺得人心入藥事多荒謬的事,立刻下令招來比干,要他獻心,甚至以為只要一小片的心不是啥了不起的大事,但少了心的人還能活嗎?事實證明,在神魔小說中沒啥不可能的事,在比干疾言厲色、破口大罵,最後憤而剖胸挖心擲於殿中後,比干還是像沒事般的拂袖離去。原來,神通廣大的姜太公早算出比干將逢大難,留了一符待危急時用,比干就是喝了這符水才能在剖心之後還直挺挺的走出宮去,甚至翻身上馬。
但比干後來還是血濺而亡,何故?由於姜太公給的符只是暫時護住他的五臟,騎馬出宮的比干在市集遇到一賣菜的老婦人,得知她賣的是無心菜,便問她人若無心會如何,老婦人是平凡人,自然以常識的見解回答「人無心即死」,因此姜太公的符就因為這麼一句再平凡、再簡單不過的話被破解了,而被後世視為忠肝義膽,賢臣模範的比干就這麼在《封神演義》中落幕領便當去了。
故事歸故事,史實歸史實,紂王究竟是不是這麼色慾薰心以致無腦,比干究竟是不是死得這麼冤、這麼慘,史學家有提出不同的看法,不過在此不提,比干後來成為紫微斗數中太陽星的代表人物,象徵光明、忠誠、權貴,其人格特質是正直剛強、嶔崎磊落、性烈坦率、聰明慈愛,但剛愎自用、好爭善辯也是其性格的缺失,以《封神演義》中的比干來看,恰好應證了這些性格,敢於為正義之事直諫,卻也因此遭禍,無力回天,若懂得婉轉藏鋒,是否會造就不同結局,不得而知,畢竟是小說,總要有人壯烈犧牲才有高潮起伏,總言之,比干正是詮釋太陽星的最佳代表。